平衡的美感

 

 

平衡的美感

 

平衡有兩種,一種是物理性的,一種是視覺性的。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鐵哪個重?同是一公斤的東西,棉花輕體積大,佔據的面積廣,所以在視覺上,棉花佔的面積大份量也重。這個問題被設計來讓人造成混淆的重點是,就是鐵比棉花在物理上重的錯覺,但視覺的均衡秩序裡,一公斤棉花所佔有的空間比鐵更大更重。

  美學上均衡指的是同一個基礎支點上,兩個以上造型彼此的重量關係,在力學上維持的平衡狀態。均衡牽涉到在形、色、質感等多方面視覺的重量感,除了畫面上形狀的大小、位置,還必須考慮到顏色的明暗、濃淡,質感的粗細、輕重,不管是在一般所熟悉簡單的對稱均衡,或是造型上比較複雜的非對稱均衡感訓練,目的都是在平面上造就安定感,訓練孩子從實際實驗中會觀察出視覺的變化。

這麼抽象的大道理,實際上不容易用語言對孩子解說清楚,但是巧妙利用實際物件當教具,或從實際的圖面觀摩欣賞很容易說明,甚至,就是一些扣子,積木或鉛筆,擺放以垂直、水平或傾斜,或在排列的秩序上改變,連續或變化間距,千言萬語的描述,比不上實際體悟,當物件擺放孩子眼前實際操作,嘗試變化,一切道理不說自明。

視覺上的感受是逐漸累積經營,才能培養出視覺敏感度,經過課程一再地導引演練,甚至在畫面上嘗試各種變化,從色彩調子,從排列秩序,利用拆解或組合,只要變動條件,就可以產生新的視覺印象,就有新造型出現,抽象的美學哲理畫作簡易的實證,孩子也能明白領悟。 
  
  兒童由自身生活周圍現實物的觀察練習獲得實證,也因平衡感的發現和運作練習,累積成為造形結構的基礎,這在每天生活上都是實際應用得到的。從髮型衣飾,或家庭物品擺設,小至插一盆花,在牆上掛個飾品,大致空間的設計應用,在日常生活中,處處充滿普遍性的平衡活用的課題。

 

 

例圖一 溫文碩 8歲造型調皮逗趣的豹,從畫面的右邊衝了出來,可惜主題偏在右半面,左半面加了地基線、枯樹、雪花、夜色,不只平衡了面,也造就了情境的美感,畫面上從原先的「缺陷」,變得豐富  

例圖一 溫文碩 8歲

造型調皮逗趣的豹,從畫面的右邊衝了出來,可惜主題偏在右半面,左半面加了地基線、枯樹、雪花、夜色,不只平衡了面,也造就了情境的美感,畫面上從原先的「缺陷」,變得豐富  

p1i-01.jpg

例圖二 蔡宛霖 4歲半

幼兒畫的豹子,造型充滿憨氣又生動。整體看畫面上重心傾斜,加上了一條往右移動的尾巴,正巧妙的平衡了整個畫面。

造型調皮逗趣的豹,從畫面的右邊衝了出來,可惜主題偏在右半面,左半面加了地基線、枯樹、雪花、夜色,不只平衡了面,也造就了情境的美感,畫面上從原先的「缺陷」,變得豐富  

 


 
 

p1i-03.jpg

 

 

例圖三 陳雙 7歲
大膽的直立式構圖,豹落在紙張偏左的位置上,卻因為一條曲的尾巴,穩定了畫面重心。